今晚陪老公吃飯,新的地段,新的店面,十間有九間都是餐館,不管是咖啡廳、快餐店、高級餐廳,現在外食人口太多,餐飲業欣欣向榮。
我們聊到有位朋友的兒子,20年前讀高中時想選餐飲管理,父母反對,硬是要兒子讀資訊業,因為20年前的資訊業是當時最有前途的行業。
而今,那孩子資訊讀了,但只要碰到電腦,都在打線上遊戲。
環境變遷得太快,十年後的新興行業,現在根本不會存在,或者是現在看不上眼的行業。
2010年起會快速起飛的行業,一定是健康產業。現在提早踏入這產業的人,就會有機會成功。
但是10年後呢?10年後最夯的行業,恐怕現在連聽都沒聽過,那為人父母的人,還在為孩子決策嗎?還在用自己的觀念去影響孩子的思想嗎?
今天清晨看了一部安海瑟薇主演的電影《One Day》真愛挑日子。講述男女主角從大學相識那一天起的20年友情,每年都以相識的7月15日這一天,描寫男女主角成長、相知、相惜的人生片段。
出生平凡的女主角Emma始終暗戀著富家子弟的男主角Dexter,畢業的那一天,Dex終於注意到Emma,原本有機會發展戀情的男女主角,卻因緣際會的撞見了提早來訪的Dex父母,而從此與愛情錯身,以相知相依的友情持續了20年。
20年的成長,彼此成為生命中無法切割的那一半,終於讓Dex體誤到這個不離不棄的Emma,才是他的終點。最後造化弄人。。。(結局就自己看電影吧!)
其實我體悟的並不是珍惜生命中所有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每段緣份,當然這點也是本片所表達的思想之一;而是父母在兒女身上所扮演的角色。
Dex是個富家子弟,他父親對於兒子玩世不恭的態度一直不以為然,母親成為Dex的精神支柱之一,另一個精神支柱當然是Emma。若當初父母看到Dex帶著Emma的態度,若不是不以為然,而是開明的邀請Emma一起共進午餐,也許Dex與Emma就不會錯身彼此,迂迴了20年才成為有情人(我沒看過原著小說,所以這只是我的解讀和想法);當然也許若沒有這20年的考驗,Dex可能也不會知道Emma才是燈火欄跚處的那一人吧?!
每每想到些,再看看我那沉迷於京劇快走火入魔的11歲兒子,我都只能告訴自己:
『讓他去吧!妳永遠不會知道這些對他未來會有什麼影響,但是鐘愛自己所喜愛的事物,絕對是一切發展的原動力!』
留言列表